公元前 154 年,吴王刘濞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他下达命令说:" 我已经 62 岁了,将亲自统帅大军造反!我的小儿子才 14 岁,也会身先士卒。年纪大的和我一样,年纪小的和我小儿子一样,全部都要将造反进行到底。"这一年,吴王刘濞集结了 20 万部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造反运动。不得不说,吴王刘濞是个狠人。62 岁,已经快到退休的年纪了,却还想着临退之前再搏一把。如果成功了,就能荣登皇帝宝座;失败了,也就认了,大不了一死,反正也不一定活到平均年龄。那么,刘濞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要造反呢?不得不说,晁错和汉景帝这对伙计,搞事不行,搞人是真有一套。这一年,晁错和汉景帝把削藩的打手伸到了吴国,下令收回吴国的会稽、豫章两个郡。汉景帝的诏书一到吴国,吴王立刻翻脸,把朝廷派到吴国的两千石以下的官员全部杀死,随后,吴王宣布正式起兵造反。与此同时,其他诸侯国也纷纷响应,包括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楚国和赵国。楚国丞相张尚,太傅张夷吾劝阻楚王刘戊不要送死,不要跟着起哄,但刘戊还将这俩劝阻的人斩首。赵国丞相建德和内史王悍也劝赵王刘遂不要瞎闹,结果刘遂也不客气,把两人活活烧死。大势到来,那些高层已经彻底失控,这时候再劝也没有用,还不如考虑怎么跑路。这就是不看时势,逆势而为啊。齐王这家伙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后悔了,违背了之前和诸侯们的约定,选择按兵不动。济北王城的城墙坏了,城墙还没修好,郎中令劫持了济北王,不让济北王发兵。胶西王和胶东王担任元帅,联合菑川国、济南国一起攻打齐国,包围了临淄。齐王临时反悔,也给自己招来了麻烦。赵王则调动军队,进驻西边边境,准备和吴楚的军队会合。同时,赵王还派使者前往匈奴,准备联合匈奴一起行动。吴王刘濞也没闲着,集结了 20 万部队后,派使者前往闽、东越国,说服这些国家派兵参战。吴国大军很快从广陵出发,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国军队汇合,并派使臣送信给各诸侯,指责晁错的各种罪状,请求诸侯联军一起会合,准备杀晁错。这就是著名的 " 清君侧,诛晁错 " 的口号。吴楚联军一同进攻梁国。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他亲自指派将军迎击吴楚联军。但很快梁军就吃了败仗,梁王只能固守睢阳。此时,吴楚联军气势汹汹,汉景帝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说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周亚夫绝对是懂得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值得信任。汉景帝得知七国叛乱的消息后,立即采取行动。他任命中尉周亚夫为太尉,率领 36 位将军及其部队进攻吴楚两国。同时,他调遣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进攻齐国。此外,汉景帝召回在家看戏的窦婴,任命他为大将军,率兵驻守荥阳,以监视和震慑齐赵两国的军队。这就是著名的七国之乱,也就是西汉初年的那场诸侯大叛乱。其实,七国之乱的问题由来已久。汉景帝和晁错的做法过于激进,最终逼反了楚王刘戊,同时也让其他诸侯被裹挟其中,不得不参与、不得不站队。虽然七国联军声势浩大,但汉文帝早就留下了后手。可以说,看起来轰轰烈烈的七国之乱,其实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波。吴王刘濞可以说是个狠人,62 岁了,临近退休还要折腾一场大事。在这场叛乱中,其实,更多的诸侯只是被裹挟,没有办法。你不站队,就像齐王一样,哪怕最后反悔了,结果还是被围攻。还有一点,势头到来的时候,千万不要逆势而为。上面的人已经 " 疯 " 了,你还极力劝阻,这就是往枪口上撞。比如,楚国的丞相张尚、太傅赵夷吾劝阻楚王刘戊,结果被斩首;赵国的丞相建德、内史王悍也因为劝阻赵王,结果被赵王刘遂活活烧死。这就是逆势而为的下场。有时候,大势来临时,由不得你选择,你只能被大势裹挟,这也是个人在大势面前无能为力的一面。楚王刘戊面对晁错和汉景帝的强硬态度,不得不反抗,不反抗就等于等死,反抗其实也是被大势推着走。总的来说,七国之乱的根源,还是因为晁错和汉景帝的手段过于激进,给诸侯们的压力太大,最终逼反了他们。晁错和汉景帝,这俩新上任的掌权派,一个立功心切,急于证明自己,一个急于立威,手段确实有些过于激进,处理问题也不够圆滑,做事显得不够稳健,这才带来了这场大动荡,可以说,这俩二货引发了这场大势。而大势到来,吴王 62 岁了,却不得不反!你以为他是狠人吗?不是,他这是顺势而为!楚王、胶西王、胶东王等等,也都是顺势而为,都想浑水摸鱼!相反,那些劝谏的大臣,在大势面前,却是逆势而为,被碾成了渣滓。个人力量,在大势面前,真是无能为力,而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保全自身。你觉得是这样吗?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小兵张嘎”谢孟伟被捕!目无法纪,坑蒙老百姓,道歉还甩锅网友
曾经在银幕上闪耀的“小兵张嘎”,如今却因违法行为深陷风口浪尖。谢孟伟,这个因饰演经典角色而为人熟知的演员,近期因涉嫌违反法律、欺骗百姓而被警方逮捕。这一事件一经爆出,立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谢孟伟的名气,更因为事件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他在道歉时的态度,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从童星到“黑马”:谢孟伟的光辉与陨落
谢孟伟,凭借电视剧《小兵张嘎》中的精彩演绎,成功在观众心中树立了童星的形象。那时候,谁能想到,曾经的“乖孩子”竟然会沦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背离了自己曾经的形象与社会责任。无论如何,在一段时间里,谢孟伟无疑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充满正能量、勇敢、无畏。岁月无情,风头过后,他逐渐从银幕上消失,直至这次丑闻的爆发。

据了解,谢孟伟因涉及一起与非法集资相关的案件,被警方依法拘捕。该案件的受害者大多数为普通百姓,他们被误导并投资了所谓的“项目”,结果不仅血本无归,还遭遇了心灵上的伤害。谢孟伟曾以其知名度为项目做推广宣传,最终在项目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做出挽回,反而在公开场合中为自己“甩锅”——他将责任推卸给了“项目方”和“合作伙伴”,并对受害者提出的指责轻描淡写地道歉。
目无法纪:一位明星的堕落
谢孟伟之所以能够迅速引起舆论关注,除去他曾经的明星身份外,更多的还是因为他这次行为所揭露的社会问题——明星光环背后,是否就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谢孟伟所涉及的案件,不仅让人感到震惊,更令公众对一些知名人物的道德底线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他并非第一次陷入舆论风波,但这一次事件的性质尤为严重。在这个信息化、透明化的时代,公众人物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大量粉丝,尤其是年轻人群体。而谢孟伟作为曾经的公众偶像,在这一事件中的态度和反应无疑让人失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责任感和诚意,反而在公共场合选择推卸责任,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更为离谱的是,在面对网友的指责时,他竟然发表了“道歉”的还用“大家误会了”的措辞,巧妙地将责任推到网友身上。
坑蒙百姓:一个明星的社会责任
明星的责任不仅仅是在镜头前展现才华,他们更是社会的标杆,是无数年轻人追逐的偶像。在这样的光环之下,明星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谢孟伟的这次行为,无疑是对公众人物道德义务的严重背离。他利用自己的名气,吸引投资,却未能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严格审查,最终导致普通百姓的经济损失。公众人物若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最终的结果不仅会损害到他自己的形象,还可能给社会带来不良的示范效应。
谢孟伟的道歉与“甩锅”:明星该如何面对公众质疑?
面对外界的强烈批评,谢孟伟发表了公开道歉。但令人咋舌的是,这个道歉中并没有表现出真正的自省和悔过,而是以一种“被误解”的语气向公众解释自己的行为。他在言辞中试图淡化自己的责任,将一切归咎于“项目方”的失误,并没有真正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者对受害者的补偿。这种态度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谢孟伟不仅没有以实际行动来挽回损失,反而在自己的道歉中推卸责任,试图让公众为他的错误行为买单。
结语:从偶像到反面教材,谢孟伟的堕落给我们带来了深思
谢孟伟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堕落,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冲击。公众人物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而明星的行为则更容易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作为公众人物,谢孟伟不仅应当承担更高的法律责任,还应当负有更高的道德义务。正如网友所说:“明星不仅仅是为自己代言,更是为社会树立榜样。”谢孟伟的此次行为,既是对自己形象的毁灭,也是对公众信任的背叛。
或许,这一事件能让我们更加警觉:不论曾经如何辉煌,真正的责任感才是一个明星应有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