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连的车,当年我就是开着这样的坦克,从长春打到黑山,还驶过了天安门广场。”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展厅里,95 岁的高殿生坐在轮椅上,目光久久停留在一辆坦克模型上。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却字字铿锵,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却热血沸腾的岁月。近日,总台《吾家吾国》主持人王宁专访开国大典坦克方队受阅队员高殿生,一同回溯开国阅兵的震撼瞬间。从放牛娃到坦克兵:命运的转折藏着信仰的萌芽1931 年,高殿生出生于黑龙江省宝清县。“那时候家里穷,我给人放牛,换一斗粮食勉强糊口,不够吃就再找一家。” 17 岁那年,一支部队路过村子,战士们笑着问他:“小鬼,别放牛了,跟我们当兵吧,能穿不露胳膊的衣裳。”这句话,成了高殿生命运的转折点。彼时的他还不懂参军的意义,只知道“能穿暖衣裳”是件幸福事。可当他加入第四野战军坦克团,第一次摸到那些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日式 97 式坦克时,心里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成为坦克兵的路并不容易。那时部队规矩严格,必须先精通修理才能学驾驶,且零件残缺、没有教材,全靠自己摸索。高殿生把坦克当成“老伙计” —— 缸头坏了、气门不严,一看一听就知道问题在哪儿。后来练射击,他更是下足了功夫,60 炮射击从无脱靶,“那时候就是那么寻思的,你要干你就好好的,你什么都懂,你不懂你就别干。”战火中的坚守:从黑山到鸭绿江,用热血筑起防线备战的日子里,训练强度与日俱增,部队特意安排文艺兵来到营地提振士气,教战士们学习乐器。高殿生也趁着训练间隙跟着学,他悄悄练会了吹口琴和拉二胡。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1948 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长春成为了国共双方战略博弈的焦点。高殿生和战友们驾驶坦克,从密山出发,沿着便道行军 1000 多里,用了 20 多天抵达战场。“水泥道不能走,怕压坏了给国家添麻烦。”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101 高地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弹坑密密麻麻,战后统计竟有 6600 多个,高地被削低 2 米,成了“ 99 高地”。高殿生所在的营驻守在距高地 700 米处,任务是排雷、用坦克装甲形成屏障。“那时候敌强我弱,他们有美式装备,我们啥都缺,可没人想过退。”战士们异口同声喊出“要地方不要人”,在憋闷的坦克里守了三天三夜,靠干粮果腹,最终守住了阵地。“胜利那天,有人哭,有人扔枪欢呼,那是拿命换回来的胜利。”开国大典的“钢铁方阵”:用脚踩出来的整齐与荣光1949 年,新中国成立,高殿生接到了一个让他终生难忘的任务 —— 作为坦克车长,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不小:受阅的 40 多辆坦克全是缴获的“杂牌军”,型号不同、油门松紧不一,甚至连启动速度都不一样。要让这些“老古董”走成一条直线,比打一场仗还难。高殿生和战友们急中生智,摸索出一套类似摩斯密码的“脚踩肩膀”指挥方式:脚尖点两下是向右,脚跟点一下是后退,两脚齐点是前进 …… 这藏在铁甲中的“脚语”,成为方阵整齐的秘密。那段日子,他们吃住都在坦克旁,每天天不亮就开赴长辛店、卢沟桥一带训练。“不能丢中国的脸,咱们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的坦克兵。”高殿生记得,阅兵当天战士们穿着整齐的军装,像准备上战场一样严肃。当朱德总司令喊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时,他和战友们用尽全身力气回应:“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万岁、万岁、万岁。”那声音里,有骄傲,更有对新中国的期待。坦克驶过天安门广场那一刻,高殿生想,“这兵没白当,咱中国终于站起来了。”多年后再回忆,他仍难掩激动,“我们的队列嘎嘎整齐,谁看了都得说一句,中国行!”今年 9 月 3 日,高殿生和家人一起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当“箭”形坦克方阵驶过屏幕时,高殿生不由得感叹:“你看现在的坦克多先进啊!那时候全是缴获人家的,现在都是新型的!”从放牛娃到坦克兵,从战场到和平年代,高殿生用一生证明,平凡的人坚守初心,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微小的光汇聚起来,便能照亮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吾家吾国》
两大爱国功夫巨星:甄子丹受邀参加阅兵,另一位票房冠军却被喷惨
在中国娱乐圈,功夫巨星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甄子丹,这位全球知名的武打演员,因其非凡的武术才华和爱国情怀,深受观众喜爱。而近日,他被邀请参加了盛大的阅兵式,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与此另一位功夫巨星,票房冠军成龙,却因同样的爱国身份和言论遭遇了网络暴力的攻击,饱受非议。两位堪称中国影坛的“爱国功夫英雄”,却面临截然不同的舆论待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甄子丹:被誉为“新时代的爱国功夫巨星”
甄子丹的爱国情怀早已深入人心。从他参演的《叶问》系列,到他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态支持中国文化,甄子丹的形象一直紧密与“民族英雄”相挂钩。他不仅在银幕上演绎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功夫角色,还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和文化交流,力求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这次,甄子丹受邀参加阅兵式,作为国家的代表之一,他站在了亿万观众的视线中。阅兵式作为国家的盛大仪式,象征着中国崛起的力量和国民的团结。甄子丹的到场,无疑是对他多年致力于传承和宣传中国文化的肯定,也让许多人看到了一个更加坚韧和有担当的中国功夫演员形象。
甄子丹的阅兵之行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出色的功夫才能,更是因为他所代表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荣誉感。他在镜头前庄严肃穆的面容,无声地传达着对国家的忠诚与自豪。有人认为,这样的形象与中国电影的崛起息息相关,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影人的责任与担当。
成龙:票房冠军与爱国之路的“两难”
成龙,作为全球知名的功夫影星,他的票房号召力无与伦比。无论是《警察故事》,还是《尖峰时刻》,成龙凭借其出色的动作演绎,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影迷。他不仅仅是一位电影巨星,更是一位全球华人的文化象征。在多年从影生涯中,成龙无数次表达过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也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态支持国家的发展。
成龙的爱国情怀并未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近些年来,成龙频频成为舆论的焦点,尤其是他曾公开发表过一些关于中国社会现象的言论。比如他提到中国娱乐圈中的一些不正之风,以及他对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所持的一些观点。这些言论虽然在某些人眼中体现了成龙的直言不讳,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成了他“背离”的证据。

尤其是在某些敏感时期,成龙的言论常常成为被批评和攻击的对象。尽管他依旧是世界影坛的票房巨头,但在网络上,他却屡次遭遇“网络暴力”。一些网友甚至将他的每一句话都拿来做文章,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质疑他是否真正具备“爱国”精神。
舆论背后的反思:爱国与言论自由的平衡
甄子丹和成龙,作为两位在全球华人中极具影响力的功夫巨星,他们无疑在公众心中都占有特殊的位置。甄子丹因其谦逊低调、专注于武术和爱国主义的形象,收获了广泛的赞誉。而成龙,虽然票房依然强劲,但因其一些直言不讳的言论,反而成了某些网络暴力的对象。这种情况的发生,不禁让人思考:爱国情怀究竟应如何被理解和表达?公众对于明星的要求是不是有些过于苛刻?如果一个明星在某些时刻表达了与公众情绪不完全一致的观点,是否就意味着他们的爱国情感受到了质疑?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的舆论力量愈加强大,社交媒体成了每个名人必须面对的“战场”。舆论的两极化也使得一些明星在表达个人看法时倍感压力。甄子丹能够安然通过这场阅兵式,或许因为他始终保持着“无声的爱国”形象,而成龙则因为他更为直言的风格,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结语:功夫巨星背后的爱国之心
甄子丹与成龙,代表了中国功夫的两种不同面貌:一个低调务实,另一个直率敢言。两者都无可争议地深深爱着祖国,并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文化传播和繁荣贡献力量。只是,爱国情怀并非总能获得一致的认同,舆论的多元化和网络暴力的盛行,让这两位功夫巨星在表达自己情感时,面临了截然不同的境遇。
在未来,或许我们可以更加宽容地看待明星们的言行,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声音和立场。也要意识到,无论是甄子丹还是成龙,他们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文化赢得的荣誉,已足以证明他们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