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2026 年考研招生政策正式发布。正式报名时间:25 年 10 月 16 日 -27 日(预报名 10 月 10 日开始),正式报名时间比去年少 2 天,建议志愿确定了就早点报名,错过了报名没有任何方式补救。管综笔试初试时间:12 月 20 日周六(仍然是 12 月倒数第二个周六,没有推后)综合对比 25 考研,小编总结出 5 大变化,并给出对应的备考策略,事关 " 上岸 ",每一条都值得认真研读!26 考研官方政策链接:https://yz.chsi.com.cn/kyzx/jybzc/202509/20250924/2293432108.html25 考研官方政策链接:https://yz.chsi.com.cn/kyzx/jybzc/202410/20241008/2293342617.html变化 1、两类专业报考条件有重大调整1、工程管理类专业预警26 考研政策已明确: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2027 年起,工业工程与管理(125603)、物流工程与管理(125604)方向要求考生本科毕业满 3 年或专科毕业满 5 年工作经验,应届生无法报考。 小贴士:25 考研及之前,应届生也能报这两个专业,26 考生要特别注意:目标院校 26 年的专业目录里,这两个专业是否会提前执行新规。2、退役人员免考门槛降低25 考研时,只有 " 二等功以上 " 的退役人员能申请免初试;26 考研新增了 " 三等战功、二级以上表彰 " 的资格,能让更多基层退役士兵享受到这个政策。 小贴士:如果你是退役考生,提前准备军功证明和入伍批准书,确保顺利申请。变化 2、复试报名时间更规范复试时间全国统一25 考研首次明确:" 复试时间全国统一确定 ",避免院校安排混乱导致的信息差;26 考研直接将此条写入官方规定,考生可以提前规划复试复习,无需等待院校通知再开始准备。 小贴士: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表,将初试和复试复习分阶段推进,避免冲刺期手忙脚乱。变化 3、复试政策——破格与资格审核双收紧1. 破格复试新增三重限制26 考研明确破格复试导向:① 必须经过多名权威专家审核。② 优先面向基础学科或艰苦专业考生。③ 若该专业合格生源充足,不允许破格;未录取破格考生也不可调剂。相比之下,25 考研虽然有破格政策,但未明确这些限制,执行更宽松。2. 专项计划资格审核前置26 考研要求 "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 考生在复试前提交《入伍批准书》等材料,未通过审核者直接转普通计划报考。25 考研不少院校直到调剂阶段才审核材料,容易耽误时间。 小贴士:如果你计划申请破格复试或专项计划,一定提前准备材料,避免复试当场 " 抓瞎 "。变化 4、调剂规则:3 大禁区 + 1 个明确1. 禁止非学业标准筛选26 考研明确规定:调剂时不得以 " 报考院校是否名校、毕业学校背景、志愿提交先后 " 等非学业因素筛选考生,同一专业、同一科目必须按初试成绩排序相比之下,25 考研仅要求公平,院校实际操作弹性较大2. 医学 / 法律调剂壁垒加固临床医学类专硕不接受跨专业调剂法律(非法学)仅允许本专业考生调剂,其他专业不可调入,本专业考生也不可调出25 考研未专门强调,偶尔存在跨调机会3. 照顾专业调剂范围收缩25 考研已取消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可与中医硕士互调 " 的特殊政策26 考研继续沿用此规定,相关专业调剂需遵循通用规则,不再特殊对待 小贴士:初试结束立刻锁定 3 个以上 " 专业相近、初试科目相同 " 的备选院校,基础学科和艰苦专业机会更多。变化 5、招生趋势——推免扩编与缩招并存1. 学硕停招成常态25 考研已有大量院校停招学硕,如南航部分学硕专业仅招推免生26 考研部分院校继续缩减学硕招生,例如浙江大学 26 年暂停考古学等学硕专业建议:考生提前准备 2 – 3 个专业课相近的备选院校,防止目标专业突然停招2. 推免比例持续攀升25 考研多所高校推免率大幅上涨,如哈尔滨工业大学部分工科专业推免生占比达 47%26 考研趋势延续,统考名额将更紧张 小贴士:提早规划 2-3 个备选院校,确保在目标专业缩招或停招时,有专业课相近的可行方案,降低风险。写在最后:如果还想赶上 2026 年考研,现在你要做的:首先,尽快确定目标院校,结合历年分数线 个人学习情况 学费等信息报名,不要整天犹豫志愿,影响学习进度。关注目标院校 10 月发布的招生简章(关注学费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及即将发布的考研大纲(尤其关注新增知识点,届时林晨陪你考研也会给大家分析,同学们可以继续关注)。十一期间学习时间宝贵,避开拥挤人潮,不要到处跑,难得遇到一个长时间的假期,好好学习,专注复习。转发给身边管综考研人,祝今年顺利上岸图文 | MBAChina转载请留言
2000年广电总局“封杀黑名单”揭秘:赵薇、张柏芝为何依然活跃?
2000年,广电总局发布了一份让娱乐圈震惊的“封杀黑名单”,其中竟然包括了赵薇和张柏芝这两位当时风头正劲的女星。这份黑名单成为了中国娱乐圈的一个谜团,至今依然有人讨论和猜测其背后的原因与真相。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赵薇和张柏芝竟然不仅没有被“封杀”,反而在之后的岁月里依然活跃在娱乐圈,甚至更是大放异彩。这一现象,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为什么她们能够从“封杀黑名单”中重生?广电总局到底是在封杀什么?她们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广电总局“封杀黑名单”:众多明星的命运交错
2000年,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娱乐行业管理的通知,并附带了封杀名单,直接影响了中国娱乐圈的一大批明星。名单中的人物,普遍是因为涉及到政治敏感、丑闻或其他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事件而被列入“禁演”名单。
赵薇和张柏芝在当时无疑是娱乐圈的宠儿。赵薇凭借《还珠格格》一炮而红,而张柏芝则因为《喜剧之王》等影片,成为了影坛的性感符号。这两位明星却同样在这个黑名单中占据了显赫的位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们进入了广电的视线,并被列入“封杀黑名单”?

二、赵薇与张柏芝的“封杀”之谜:情感纠葛与社会风波
赵薇与张柏芝的名字之所以出现在这个名单上,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赵薇曾因为个人情感问题和一些娱乐圈的风波引起了公众关注,尤其是在她与黄有龙的婚姻事件之后,舆论一度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不仅在情感上遭遇了公众的批评,甚至被指与某些商界大佬有过不当的接触,尽管没有明确证据,但足以让广电总局在2000年初感到担忧。
而张柏芝的“封杀”原因则更加复杂。作为一位香港演员,她不仅因与陈冠希的照片事件轰动一时,还在娱乐圈内部遭遇了多次舆论的重创。广电总局对她的态度显得格外敏感,尤其是在她的个人形象和道德风波上,这也让她成为了广电监管下的“敏感人物”。
三、从封杀到逆袭:赵薇与张柏芝的娱乐圈“复生”
尽管两位明星曾一度被列入“封杀黑名单”,但不可思议的是,赵薇和张柏芝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不仅复出,而且发展得更加成功。赵薇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导演才华以及企业家的智慧,逐步重新获得了大众的认可,甚至成为了中国娱乐圈的“女强人”之一。而张柏芝也因其出色的表演和不断变化的形象,成功扭转了公众的看法,成为了备受喜爱的演员。
这种“复生”现象,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它背后反映的,或许不仅仅是娱乐圈的“宽容”,更是关于中国娱乐行业、公众舆论和明星的复杂关系。广电总局的“封杀黑名单”,显然并不意味着一条不可跨越的“死亡线”,而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与舆论的博弈。
四、娱乐圈的黑名单:不仅是封杀,更是“标签”的力量
赵薇和张柏芝的例子告诉我们,娱乐圈的“黑名单”并不是一项永久性的制裁,而是一种流动的标签。明星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他们所作出的抉择,甚至社会的风向,都能影响其在娱乐圈的命运。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明星的“复生”往往意味着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逆转公众对他们的看法,最终实现事业的复苏。
赵薇和张柏芝的复出,也反映了中国娱乐圈对明星的宽容性和复杂的文化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曾经的“黑名单”也许已经不再具有当初的绝对威慑力,反而成了一个娱乐圈内的“传奇”。
五、结语:黑名单背后的隐秘规则
2000年广电总局的“封杀黑名单”无疑是中国娱乐史上一段扑朔迷离的篇章。赵薇和张柏芝的命运转折,揭示了娱乐圈背后那种隐秘而微妙的规则:标签、舆论、公众形象,决定了明星是否能够走出“黑名单”的阴影。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那些真正能够驾驭舆论、转化危机为机会的明星,才能在漫长的娱乐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赵薇和张柏芝从“封杀”到“复生”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娱乐圈的传奇,更是关于人性、文化和社会变革的生动写照。